2021 Active House Award |獲獎作品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

浏覽量: 收藏


恭賀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
榮獲2021 Active House Award中國區競賽
Active Pioneer Award  三等獎


Active Pioneer Award 三等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



項目地址:廣州市南沙區

建設單位:廣州市南沙區建設中心

管理團隊:陳榮毅、潘大鵬、馬燕飛、袁峥

設計機構: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張遠平、蔣明偉、夏志偉、朱健、田朝炜劉夢豪 

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楊仕超、吳培浩、周荃、丁可、劉倩、黃志鋒、張廣銘、餘書法

專家評語-馮正功:該項目根據所處地域,通過對建築立面、景觀園藝、室内環境等多個維度的人文設計,關注聲、光、熱環境以及治愈空間的營造,為患者創造了極具舒适性的康養場所。尤其關注建築室内環境的健康程度對人的影響,這對大型公共建築中人工環境的可持續建設具有啟發意義。


本項目功能複雜,總圖布局綜合考慮不同功能需求,功能分區明确,市民可方便直接到達各區域。合理組織人流、物流、車流,保證潔污流線互不交叉。同時通過多種交通組織方式,實現場地内部各部分高效便捷的連接。充分考慮場地景觀要素,錯落開敞的庭院式布局,确保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為病人和醫護人員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


做到以高效、節能和現代化的醫療建築設計與藝術化人性化的空間形式建築造型完美結合,創造優美、鮮明、同時傳承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傳統文脈。結合環境景觀特點及醫院就醫的需求,針對現代病人就診特點行為心理設計,提升就診環境。設計具有人性化尺度的、便于使用的活動流線、建築空間與各種設施。



01

主動性

ACTIVENESS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按“國際先進,國内一流”标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項目結合醫療、實驗、科研與康養文化的需求,構建“全覆蓋和無縫連接”的無障礙人行系統和無障礙設施系統,實現南北地塊和各棟建築中的風雨無障礙出行,保證各類人士通行暢通無阻,構建新時代新需求下的體現嶺南建築傳統的“新騎樓”系統。


内部醫療單元布置高效集約,與城市關系也能有機的整合在一起,使醫院的運行效率科學的提高。院區設計豐富庭院空間,結合聲景觀步道與園區文化景觀,使患者在治愈過程中體驗到多方位的人文關懷。




02
舒适性
COMFORT

結合項目所在地域,建築立面采用通風器與外遮陽結合的一體化設計,避免了立面開啟混亂與玻璃遮陽系數不足的問題。采用數字技術對重要空間進行日照、采光分析,結合可調遮陽設備,有效解決了自然采光與節能遮陽的矛盾,有效減低建築運營時的能耗。



同時結合建築内部功能,進行了室内外氣候分析,保證建築室内有良好的通風,還結合恒溫恒濕空調設備使特定空間熱濕環境穩定。使用噪聲分析技術,對各類機房進行降噪措施,還對室内高大空間與室外噪聲進行再次處理。設計不僅注重聲、光、熱環境的舒适,也關注園區的景觀設計,通過多層次的景觀營造,使患者有一個舒适的康養環境。




03
能源
ENERGY


項目積極采用新技術,通過屋面太陽能潛力分析,在連廊與園區道路設置太陽能闆與風光互補智能路燈,為院區提供可再生能源。


建築空間舒适度不僅滿足節能設計标準,還創新使用鋁塑共擠幕牆材料,不僅極大提高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同時新材料近人舒适度優于傳統鋁合金型材,還解決傳統鋁合金材料噴塗過程中有機物揮發問題和深加工能耗問題。同時新材料也是對氯堿工業中氯排放起到了固氯作用,降低人類活動過程中對自然界有害物質的排放。


項目還通過設計遮陽、通風等構造技術,不僅滿足維護系統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的基本标準,還能通過被動式手段為項目減少能源依賴。還使用高能效空調機組、冷水機組,使用變頻技術降低設備使用功耗,整體為空調系統降低15%能耗。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四新技術,為整個項目綠色運營提供有力支撐。




04
環境
ENVIRONMENT


設計從醫院建築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慮,實現項目整體安全耐用、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的綠色建築标準。不僅對于醫院全部的用水器具,用水效率達到二級,國際醫療中心達到1級節水要求,節約用水達到10%以上。


植物灌溉采用了雨水回收系統,還采用噴灌和滴灌等節水灌溉系統。同時整體項目也滿足海綿城市的設計标準,有效提高暴雨季節抗洪能力。項目中廣泛使用BIM技術與裝配式技術,為了優質落地保駕護航,國際醫療康養中心從設計階段就采用BIM正向設計,為項目高質量建成提供穩固基石。




05
設計亮點
DESIGN HIGHLIGHTS


外部交通組織

項目地塊共設車行出入口9個形成“三主六輔”的格局,其中北區5個,南區4個。功能分區明确,交通組織清晰,方便、迅捷地把各種就醫人流、車流引到醫院的相應區域。同時離開醫院的人流、車流也可有效地彙入城市的交通之中。大大減少來院患者及其家屬的時間消耗,提高就醫效率,減輕患者的焦躁情緒。


内部交通組織

高效整合三個地塊,打造地下(下沉庭院)、地面(自然景觀)和地上(生态連廊)立體交通系統,保障院區内交通體系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南北方向通過空中連廊、空中平台等多種方式連接南北兩地塊各樓棟。南北兩地塊地下室通過通道連接,形成地下、地面和地上立體交通系統。


中心門診科室合理布局

門診醫技部分采用“中心”門診的科室布局方式。“中心”門診包含學科内的全部科室,以及能夠由本科室大夫、技工操作的各項診療内容;與提供診療技術服務的相關科室臨近布置,且與門診病房聯系便捷。中心化科室布局的門診區域是一個内在關聯性強,各部分緊密銜接的有機整體。為病人提供最便捷的診療服務,以最少時間完成治療、檢驗、檢查等工作,減少就診時間,提高醫院服務效率。同時,亦可方便各部門醫護人員溝通,為醫護人員提供高效的工作環境。



醫療街有序組織所有診療單元

醫院街橫向延伸,緊密串聯各科室,采用橫向延伸的醫療街模式将模塊化、标準化的門診診區串聯,各診區緊密聯系,使患者快捷到達各區域,高效完成就醫過程。


休閑舒适圍繞醫療核心

在醫療街植入多個庭院,咖啡廳、鮮花店和禮品店等休閑商業空間穿插其中,營造輕松舒适的空間氛圍。各科室門診圍繞中庭設置二次候診空間,寬敞明亮的中庭空間對緩解患者等候過程的焦慮有着積極作用。診區間置入大型綠色花園庭院,為診區帶來自然采光和通風。



醫院的人文色彩與關懷

建築設計,遵循與自然結合的理念,綠地設計延續海綿理念,取之自然回饋自然,建築流線與周邊海天一線,騰翅雙飛,開啟南沙醫療新時代之匙景觀打造全齡設計,設置行走有綠道、休憩有遮陰。


治愈空間的營造

結合景觀設計和廣播系統營造“聲景觀”。通過營造自然的讓人舒适的蟲鳴、鳥叫、流水及音樂,有利于院區醫生和病人的健康。健身系統與文化藝術交融。貫穿中山醫的曆史文化,并且從健康角度出發,在北區設置健身步道等健身設施,且有曆史雕像、觀景廊架文化特色小品等,在南區行政公寓樓南側設置員工活動空間,鼓勵引導鍛煉。



園藝治療與景觀融合的嘗試

園藝療養通過園藝的種植和康複空間的打造,營造賦有精神感知的環境,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平靜,有助于康複治療。園藝種植能夠給患者帶來視覺、嗅覺等感官刺激,同時能制造話題,有助于患者間、患者與醫護人員間的交流。



色彩環境多樣化

良好的色彩環境對改善治療氣氛、調節人的心理和促進患者療愈有着積極作用,是體現醫院人性化的亮點之一。根據醫院各不同的功能部分合理地進行色彩組合,積極發揮色彩的生理作用,形成舒适怡人的色彩環境,消除病人對醫院所産生的陌生、緊張等不良心理。





競賽其他獲獎作品将于近期在“Active House”微信公衆平台公布,敬請期待。


Active House Alliance()AH()2021 Active House Award

Active House使



20302060




Active HouseActive House Alliance2016Active House Award
2021 Active House Award滿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2021Active House Award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  |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 Active  |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 Active  |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 Active  |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 Active  | 


- END -


ActiveHouse

我要評論/留言

圖形驗證碼